语言学习纲领

语言的最小单元:词汇

这里有一个反直觉的东西:日常所用的词汇最多的不是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等,而是名词。英文中常用的动词可能只有200-300个,而名词可能有两万到三万个。中文中的不锈钢,软骨,散步,当日交易等等词语,很多人学了二十年英语可能也不知道,而母语为英文的人是知道的,且能在日常中使用。同样地,观看带字幕的《奥本海默》,里面涉及的核物理的专有名词,像聚变,裂变,英文为母语的人也是能在日常中听懂并理解的。所以真正需要积累的词汇是这些名词。当你在生活中能用中文指称某物/某事而不知道对应的英文的时候,就该用翻译软件或AI来进行积累,最后为所学的语言形成一个对应的语料库(corpus)。有了这个语料库,时时去复习,相信很快你就能言之有“物”。

语言的发音

这是中国的语言学习者最容易忽视的地方。我们在初中或是小学时可能学过音标,并能像拼音一样对生词进行拼读,而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发音是一种语言现象,大部分的发音形成于当地人的习惯,而非我们学习用的牛津字典或是谷歌翻译。用视觉去学习发音——即看着音标去拼读——很容易导致在日常对话中无法跟人流利交流,因为这些视觉学习者会努力回想他们学习对应表达的视觉形象,而非那从未建立起来的听觉形象。例如,英文中的“for”在句子中总是被发成“fer”,“Education”的d不发d,而发“纠”,不是埃丢cation,而是埃纠cation。同样的,还有英文母语者的连读和吞音现象,在义务教育阶段,没有人会被教导着去刻意学习这些地道的发音,比如exactly的t并不发音,而对着字典去拼读是无法意识到的,这自然导致在日常表达运用exactly这个单词时拖慢语速,降低流利度。最好的方法是对着某个词组或日常短句,找相关的视频片段,闭上眼睛去听发音。忘记单词的拼写,忘记那个脑海中的字幕,那个挥之不去的视觉形象,重新去认真听这些音是怎么发的,从而直接建立那个一直缺失、但又无比重要的听觉形象。

语言的使用频率

接着上一部分的视觉学习者来说,他们会把所学的所有表达都加上同样的权重,导致每当他们开口说话,就像一个600磅的人做蹲起,千言万语涌到嘴边,却给人留下一个笨嘴拙舌的印象。这是因为在日常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正态分布的,高频出现的表达应该在学习中加入更多的权重,这意味着花更多的时间在“what’s up”,“alright”,“good to see you”,“have a good one“,“literally”,而不是”puma at large”。而哪些才是真正的高频表达呢?我没有很好的建议,最好所有语言学习者都能肉身到英文环境中浸淫一年,第二年的时候可能就自然而然地找到属于他自己的三十到四十个高频表达了。这就像是掷色子,只有实验数量足够多,你才能真切地观测到每个面出现的概率有多大。

语言的连贯

语言的连贯建立在良好的素质教育上(国外叫liberal arts)。说白了,就是文史哲的教育。文教你如何用词文雅、如何讲演,史让你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哲教你思辨、辩论。这也是国内应试英文教育所缺失的。语言不是思想的载体,而是国家机器的筛糠器,大部分人所参与到其中的这场语言学习的长跑,默许了大部分人都是陪跑的牺牲品的事实。真正的语言是武器,能帮会使用它的人攻城略地。能流利、连贯地表达对某事/某人的看法,内心产生的情感、情绪,是语言使用到达纯熟的表现。没有比能够清晰表达(articulate)自己观点的人更可怕,因为他们的语就是他们的法,而他们的法是注定难以被轻易裹挟、被轻易说服或被轻易收买的。

语言交流的机会

机会是自己创造的,但也是可遇不可求的。我来美国一年,才在医院看病的时候,跟我的physical therapist Jared产生了一丝交流带来的链接感。他问我,what do you do for fun。我说,I think,video games?接着我提到了Schedule I这个小众的新游戏,他立马get到,并说在youtube上看了很久的游戏视频,我说我在这个游戏里学到了很多drug dealing相关的词汇,他笑了。我们又聊到RPG游戏和Rockstar遥遥无期的GTA6,这让我突然感觉到我们的链接,我们相似的地方。刚来美国时,我甚至觉得白人跟我不是一个物种,婚绿是不可能的,因为存在生殖隔离。我也曾焦虑到加入教会,把教会当成我每周定期的英语角。我还参加过meetup上举办的language&culture exchange club,我在那儿认识到考公三年最终上岸、即将外派到刚果的美国外交官Leo,并邀请他来我家吃我做的中餐。从心底里讲,我是渴望交流的。但身边英文好的同学的打压,和你相处时莫名的优越的气场,都让我本就不多说英文的自信消失殆尽。我不愿意跟中国同学抱团,也越来越明白Maggie说的,国内有太多觉得他们也行的人了。Will是我的第一年的室友,他曾在某个我帮他模拟面试完了的深夜,告诉我parliament这个单词中的par的发音,其实就是北京话球拍儿的拍儿。语言的学习从来不是易事,但也不要有太大压力。去考雅思而非托福,对你日常口语的帮助会大很多。

Last modified on 2025-07-13 • Suggest an edit of this page
← Prev: 看医生病情描述及相关表达